2025年9月中旬,南京地铁1号线迎来一项重要的技术升级——格物优信高速红外热像仪正式上线运行,用于对列车轴温箱及电机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这一举措标志着轨道交通运维管理向智能化、精准化迈出关键一步,也为行业安全运行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设备安装位置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运行频率持续提高,列车关键部件如轴箱、牵引电机的状态监测愈发重要。传统人工巡检或定点检测方式难以覆盖全程运行状态,且无法实现毫秒级异常捕捉。针对这一痛点,格物优信充分发挥其在红外热成像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出了专为轨道交通场景设计的高速红外热像仪系统。
据悉,在此次项目实施前,格物优信工程师团队与南京地铁维护人员共同开展了多轮现场勘查,结合1号线的运行特点、车辆构型及环境条件,最终确定了最优安装位置与监测方案。(如图2)“我们不仅要考虑设备监测视角的全覆盖,还需兼顾列车的振动、电磁干扰、环境温湿度等复杂因素,”格物优信现场技术负责人表示,“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与设备的长期稳定性。” 而格物优信高速热像仪此前在各类高铁火车轨道轴温及受电弓有多年实施经验,设备也经受了由南到北恶劣天气的长时间考验。
(图2)
该热像仪系统具备每秒超过100帧的高速拍摄能力,可捕捉列车行进中轴箱与电机温度的细微变化,热响应时间仅为4ms。借助自研的温度分析算法,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异常温升趋势,并自动推送预警信息至地铁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故障隐患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
相比传统检测手段,格物优信高速红外热像仪凸显出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非接触、高精度”。依托先进的红外传感技术与图像处理算法,系统无需接触列车部件即可实现±2℃以内的温度测量精度,极大提升了监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二是“实时连续、全覆盖”。设备支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覆盖列车进出站、区间行驶等多种工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分段检测、人工判图”的滞后模式。
三是“智能分析、主动预警”。内嵌的故障诊断模型能够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信息进行多维判断,有效降低误报率,提高运维响应效率。
四是“高速、高帧频”。相对比常规热像仪拥有4Ms的热像仪时间可以捕捉高速运动的物体的温度。精准测温无拖影,适用于轨交行业轴温检测。
(图3)
“此次合作不仅提升了我们对关键设备状态的感知能力,更在本质上重构了故障预防体系。格物优信的设备表现出优异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我们开展预测性维护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目前,该套系统已平稳运行并成功纳入南京地铁智慧运维平台。未来,格物优信还将进一步拓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受电弓监测、闸片温度检测、高压箱热故障诊断等更多轨道交通场景的应用,助力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行业专家认为,格物优信高速红外热像仪的成功应用,不仅体现了国产高端红外技术在实际工业场景中的成熟落地,也为全国轨道交通运维自动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在“交通强国”战略指引下,此类创新技术有望加速推广,成为保障公共交通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力量。